紫罗兰牡丹鹦鹉优缺点?
主要优点:
1,智力很高,可以学会30多种的鹦鹉小技能,当然你要会上培训课才行。
2,不易掉毛,不像玄凤鹦鹉那么大,羽粉那么多。
缺点也不少,看看是否可以接受:
紫罗兰牡丹鹦鹉优点:
1.
颜值高,色彩多样 绿的、黄的、紫的、蓝的、白的颜色选择多种多样,非常满足对颜值有要求的小可爱。(一般要克制一下自己对不同颜色小可爱的收集欲,养太多的话,打扫起来累一些)
2.
比较皮实,基本不生病 养过的虎皮鹦鹉、牡丹鹦鹉基本上都不生病,算是比较好养。
3.
饲养成本低 相比猫猫狗狗来说鹦鹉需要的空间和食物、玩具等等的成本都相对来说比较少,一般不会让钱包受不了。
4.
体型小可以实现***工作两不误 一边码字一边撸小鹦鹉不冲突,一边做家务一边陪鹉也不冲突,不用遛,如果一个人的话有它陪伴幸福感和执行力会提升很多。
紫罗兰鹦鹉长大颜色会变么?
这个要看具体情况,主要是取决于亲代鸟的基因携带和子代鸟的基因继承程度,不过就算是亲代双系都是紫而且是显性基因,子代一样有概率返祖或者只继承到较低的显性基因。而且这种情况出现差异率很高,同窝雏鸟当中毛色差异都会很大,有些程度会很差,就是行话的翻窝鸟,指对继承目标基因无用的雏鸟,如果是追求毛色花型和基因继承的话,这类翻窝鸟一般就是淘汰的,因为很难再继续提取巩固次生子代的配系基因了。相对来说,同一只皮皮的色浓度到成龄戴帽之后,稍许会有一定增加,跟羽密度有关,不过也不会差异太大。
紫罗兰牡丹鹦鹉的羽色原理。白面紫罗兰牡丹鹦鹉于1980年起源于丹麦,紫罗兰这个基因,它本质上改变了羽髓海绵区的结构(髓质的直径变粗),使得该结构区域可以吸收原本吸收不到的波长比较长的光线。最终,羽毛的颜色呈现出紫罗兰色。紫罗兰基因最鲜明的特点是会使臀部(腰部)的颜色变成鲜艳的亮紫蓝色。
说到紫罗兰牡丹鹦鹉,大家必定也会联想到白面蓝小鹦,因为很多人都会纠结于这两种颜色的区别。其实白面蓝牡丹鹦鹉只是个统称,实际有很多基因,或者不同的基因组合都可以达到视觉上是蓝色的效果。
为什么提到白面蓝牡丹鹦鹉,因为紫罗兰这个基因的遗传性是:半显性(不完全显性),它可以和白面类的其他基因得到很好的复合。
关于纯度的说法,紫罗兰这个颜色很迷人,也正因为这个基因与其他基因有很好的复合性,所以广受大家欢迎。进而使大家在热议紫罗兰的“纯度”。关于“纯度”,大家是以绿毛多不多,是不是银顶来判断,实际上紫罗兰只要和其他基因复合或者是单条基因时,就有可能出现绿毛。或者与金顶配对时,后代就会出现金顶的情况。在国外国内培育者的实践下,发现紫罗兰基因和一个深色因子(Dark Factor)组合时,可以达到比较深紫的效果。
小提一下 深色因子(Dark Factor),这个基因并非增加黑色的色素,而是改变羽支内结构排例的方式,造成了颜色变暗的效果。原本的绿色表现型,若是加了深色因子,就会变成较深的绿色,或是橄榄绿。原本蓝化的表现型,若再加了深色因子,就会变成较深的蓝色,像是钴蓝(重蓝)。同理紫罗兰加了深色因子,会变成深紫色。而同时出现两条深色因子时,会表现为墨色,如墨金/银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