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鹦鹉鱼苗肠炎问题?
肠炎病主要是由肠道点状产气单胞杆菌惹起,所以此病也称为细菌肠炎。肠炎发病症状体现为:排泄白色线状黏液或便秘,用手轻压腹部有血黏液流出。
病鱼出现厌食、行径缓慢、离群、呆浮景象,腹部出现红斑,红肿。鱼体发黑,头部、尾鳍更为明确。
传染肠炎主要是由于水质不洁和喂了饵料相关系。饵料污染或者经常投喂过度,鱼积食不消化就会得肠炎。
另外换水时水温骤变,鱼体不适应温差,也会造成免疫力下降,肠道菌群紊乱,给肠炎发病机会。
一般建议换水时新水与原水间不要有温差,换水缓慢注入不要使水剧烈震荡,换水量不要超过原水1/3。最后,气候变化,春秋季气温浮动也会使鱼体免疫力下降。所以春秋季是肠炎的高发季节,需要重点当心。
我养的鹦鹉鱼拉白便了是什么情况?
鹦鹉鱼拉白便是急性肠炎,水质不好造成菌群失调所致,马上调水质会有好转。
1、不用全换水,到鱼市赶快购买:鹦鹉鱼专用肠炎灵(黄色液体):如果1米缸:可投放一小瓶。
2、建议两天后换水(一定是捆好的水)。
3、两周内不要喂任何食物,而且要清缸底;捞出混养的底层鱼类(如:清道夫之类)。 鹦鹉鱼,因为颜色跟鹦鹉一样绚丽闻名,体色不一。同种中雌雄差异很大,成鱼和幼体鱼之间差别也很大。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主要鹦嘴鱼有带纹鹦嘴鱼(Callyodonfasciatus),长46公分(18吋)。雄鱼为绿橙或绿红两色,雌鱼为蓝色和***相间。大西洋的种类有王后鹦嘴鱼(Scarusvetula),体长约50公分(50吋),雄性体色蓝,带有绿、红与橙色,而雌鱼呈淡红或紫色,有一白色条纹。 该鱼体呈长圆形,甚侧扁。头短而高,背缘呈锐嵴状,口中大,前位,能伸出,出颌齿1行,锥状,内侧常具1行至数行小齿,前端各上大犬齿1对,口角无犬齿。前鳃盖骨光滑,体被中大圆鳞,颊部一般无鳞或仅在眼后下方有鳞,侧线中断,侧线鳞18~22+4~6。背鳍Ⅱ,Ⅶ~12~13,第1和第2鳍棘延长呈丝状,与后方各鳍棘相距颇远,有很低的鳍膜相连,臀鳍Ⅲ~11~13,尾鳍圆形。体侧具4条横带,背鳍第6~7鳍棘下方1黑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