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和野兔有什么区别?
家兔和野兔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外观:家兔的毛色通常比较单一,多为白色、黑色或灰色。而野兔的毛色则比较丰富,有棕色、灰色、黑色等,有些野兔的毛色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耳朵:家兔的耳朵通常比野兔小,而且比较薄。而野兔的耳朵则比较大,而且比较厚实。
生活习性:家兔通常生活在人类居住的环境中,以人工饲养的方式为主。而野兔则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以野外生存为主。
繁殖:家兔的繁殖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工繁殖,繁殖速度较快。而野兔的繁殖则主要取决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食物的充足程度,繁殖速度较慢。
食性:家兔的食物来源主要是人工饲养的饲料和少量的野草。而野兔则主要食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和昆虫等食物。
性格:家兔通常比较温顺,易于驯养。而野兔则比较机警,不易接近。
总的来说,家兔和野兔在外观、生活习性、繁殖、食性、性格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
家兔和野兔的区别: 首先要指出的是——野兔是在野外自由生存的兔子,家兔是人工驯化的种类。二者截然不同。 1、【体型】家兔体型较大,一般体重在3.5公斤以上,最大可达8公斤;而野兔体型相对来说要小得多,一般体重在2.5公斤左右,最大也就是3.5公斤,4公斤的野兔就极少了。
2、【外观】家兔的耳朵比野兔的要短,野兔的耳朵比较长,家兔的身材要大于野兔,但野兔的前肢和尾巴都比较长。
这也是方便在野外逃生!兔子是食物链最底层,野外的环境对于它们来说危机重重!所以它们需要更敏锐的听力和更发达的四肢!家兔都不具备。
2、【染色体】家兔的染色体是22对,野兔是24对,相差2对。
它们的亲缘关系甚至远不如马和驴(前者染色体32对,后者是31对)。
这就意味着它们无法婚配! 3、【繁殖性能】经人们长期饲养驯化、培育,家兔已成为具有高繁殖性能的动物,怀孕期为30天,每月可产仔6~10胎,因为人想尽办法多培育用来赚钱的!
野兔每年仅仅产一窝,年产仔4~8只,是完全不同的! 4、【幼兔特征】家兔的新生兔宝宝们属于晚成性。
出生时候全身***无毛,眼睛和耳朵未开,基本没有行动能力,无法自行调节体温。
家兔的幼兔宝宝15天左右才睁开眼睛,20天左右才可吃少量苜蓿草并随母兔外出活动。
而野兔的新生兔宝宝们刚好相反属于早成性,生出来就全身有毛,眼睛可看,耳朵可听,小野兔出生3天就可以走路,并且能自行进食。
把家养的兔子成群放在野外,会不会变成野兔?
把家兔放生野外变成野兔,这个说法乍一看没毛病,毕竟野X是家X的祖先是共有的认知,比如家猪的祖先是野猪、家牛的祖先是野牛等等。但是,事实上,你无论放生多少家兔,它们最终都不会变成野兔。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简单的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在开始我们说过,许多家养的动物都是由野生动物驯化而来的,而家养动物放生野外是有一定几率产生返野现象的,比如家猪重新回到野外,很快就可能长出獠牙,而且像美国的野猪泛滥,其实就会家猪的返野。那么,为什么家兔就不能返野成野兔呢?答案很简单,家兔并不是野兔驯化而来的。
科学家根据世界各地家兔线粒体DNA与野生的兔子对比发现,与家兔最接近的野生兔子是野生穴兔。穴兔是原产于西南欧的一种兔子,它最早是在3000多年前被欧洲人最先驯化,之后,在距今约2000多年前,驯化后的穴兔经由“丝绸之路”从欧洲进入亚洲,在19世纪,从欧洲进入美洲和澳洲。因此,欧洲穴兔成为了世界性的家兔。
从生物学分类上看,穴兔是兔科穴兔属下的动物,而野兔是兔科兔属下的动物,二者的区别就好比猫(猫科猫属)和老虎(猫科豹属)的区别一样,相差甚远,而且家兔与穴兔一样都有22对染色体,而野兔有24对染色体,因此二者甚至连杂交都不会发生。并且家兔已经被驯化了超过三千年了,在人工的定向培育下,家兔的一些特征也与穴兔有了一定的差异,比如家兔体型更大(其实是肥胖),四肢和尾巴比穴兔更短,这是因为它们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已经逐渐丧失了躲避天敌的身体优势。
所以,将家兔放生野外,它最多变成穴兔,而永远成为不了野兔。